第(1/3)页
其实,研发这款无人机的初衷,就是希望打破传统作战模式的局限,为军队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作战手段。
但我们也深知,任何一项新技术从诞生到成熟应用,都需要经历无数次的打磨与实战检验。”
此时,一位在人群中的军官开口冲着吴浩问道,表情严肃又带着几分期待:“吴总,听了您的介绍,这款无人机的性能确实令人心动。
不过从采购和列装的角度考虑,它的生产成本和维护难度如何?
毕竟大规模装备部队,性价比也是关键因素。”
吴浩从容地切换着平板上的资料,展示出一系列数据图表说道:“你提的这点十分重要。在成本控制方面,我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采用国产高性能且价格合理的原材料,最大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目前的预估,这款无人机的造价相比同类型进口高端产品低了约30%。在维护上,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大部份关键部件都能快速更换,维护流程简洁明了。
普通技术人员经过一周左右的专业培训,就能熟练掌握日常维护技能,这大大减少了维护所需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确保无人机能在最短时间内重新投入使用。”
紧接着,一位专注于军事后勤保障的专家提出疑问:“吴总,那在战场后勤保障方面,这款无人机对燃料、充电设施等有什么特殊要求?
在野外复杂环境下,能否快速完成补给?”
吴浩条理清晰地回答道:“我们充分考虑到战场后勤保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这款无人机在动力源选择上具有灵活性,既可以使用常规的燃油发动机,也配备了先进的快充电池系统。
在燃油补给方面,与现役大部分军机甚至是车辆的燃油兼容性良好,能直接使用现有的野战加油车进行补给。
对于电池版本,我们研发了快速充电模块,在配备专用移动充电设备的情况下,仅需30分钟就能将电量从20%充至80%,满足紧急作战任务需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