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至1988年的12月25日,昭和天皇已经在位六十年整。
同时作为一个纵容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幕后黑手,他也以自己的长寿,以及成功逃脱了战后清算的幸运,成功证明了这个世界“坏人未必就有恶报”的残酷现实。
不过,这老小子这辈子的气运也差不多到头儿了。
实际上从1987年开始,老家伙就进入了苟延残喘的阶段。
他的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虽然进行了多次手术,却始终不见起色,
许多日本人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意识到,昭和时代或许即将过去。
到了1988年的9月,由于昭和天皇的健康情况持续恶化,皇太子德仁开始代行国事,更多的日本国民通过这种变化,看清了一个时代即将终结的现实。
如今大家只不过在静静等待着某件注定要发生的事,顺其自然的发生罢了,大部份人的心里都知道昭和天皇要“噶”了。
尽管如此,但有些讽刺的是,除了少数同样上了年纪的死忠粉子,实际上还真没有多少日本国民会为了昭和天皇命不久矣这件事而心痛。
盖因此时的日本正值泡沫经济的高光时刻,金钱和欲望才是日本社会的主旋律。
1988年日经指数已经突破了三万点。
这个数字比黑色星期一下跌前的两万六千点,要高出了四千点之多。
东京股票市场总市值超过当年日本GDP387万亿日元达到477万亿日元。
而东京附近城市的地价在年底也出现近成倍的异常增长,带动了原本已经有点滞涨的东京核心地价再度发力。
在宁卫民曾经住过的赤坂,现在一块报纸大小的土地就能卖到三万美元。
全国土地资产总额已经几乎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倍半了。
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企业融资规模也越来越大。
股票资本和土地资本让许多企业的账面财富暴增,无论是企业主业赚钱与否,财务报表的净利润一定是成倍增加的,这是普遍现象。
因此对日本全国来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似乎都有数不尽的财富掌握在手里,钱来的太容易了。
所以大年下的,人们只在乎怎么去消费享乐,谁还在乎昭和天皇的死活。
不,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毕竟一旦昭和天皇真的病笃,日本民众也就无法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昭和天皇的弥留状态,反而更刺激零售业和娱乐业、餐饮业疯狂宣传和促销,日本国民抓紧时间及时行乐。
否则的话,真等昭和天皇最后一口气没了,哪儿还能花钱找乐子啊?
岂不是亏大了?
于是乎,日本举国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经济现象。
昭和天皇的身体越是不适,临近垂危,全国的商场、超市、酒吧、餐厅和舞厅就越是生意红火。
连企业的忘年会也都急吼吼抢着举办,争先恐后把狂欢庆典往前挪。
仿佛大家都在赶时间,生怕自己手里的钱搁久了就花不出去的似的。
也不知道昭和天皇本人要是发现自己寿命将尽,居然还有促进社会消费的功效,他心里是会感到自豪还是悲哀?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起码宁卫民对此是挺开心的,现在的他成天笑得就跟朵大牡丹花儿似的。
毕竟他是个既得利益者,日本人越是花钱,他就赚得越多啊。
尤其他非常清楚,小日子们的好日子就要变天了。
昭和天皇嗝儿屁着凉大海棠后,要不了多久,到时候整个日本的经济都会为天皇陪葬。
作为一个华夏人,为了这种宿命一样的巧合,自然忍不住要好好拍拍巴掌了。
第(1/3)页